打印

燃油税改革箭在弦上 “发射”方向需要细琢磨

    与限制私家车相比,燃油税政策让北京市的环境和交通问题有了更明确的解决方案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燃油税政策一旦实行,税率将达到30%以上,基本与美国相同。考虑到中国人的用车习性,以及公务用车通常贪大、讲究豪华的惯例,30%已经很“科学化”了。

  中国制定汽车行业标准喜欢参照欧规,这与欧系车先入为主有关,但近年来,美系车的销售势头一直很强劲,行业人士对其关注度也日益增加。比如说在燃油税问题上,欧洲征得太狠,德国的税率是260%,法国甚至达到了300%。车的排量越大,用车成本就越高,如果照欧洲的规矩,大排量的高档车市场受到的影响势必很大,SUV就更不用提。这两年高档车纷纷国产,价格战打得也很厉害,多少自认为高贵的企业都不敢在定价上打马虎眼,在这种充分竞争的条件下,谁都能看出这个市场有不少油水可榨。

  事实上,从用车环境的相似度来看,我们参照日规应该更为科学。日本的燃油税率是120%,由于道路资源紧张,交通环境根本不允许其推广车身较大的大排量车。虽然日本燃油税率比欧洲低,但公民有良好的节能意识,因此在日本也是小型车称王。在汽车的节油环保方面,日系企业也走在前列。比如说丰田的混合动力车Prius,其销量在逐年增长,但每年出口量和日本国内销售量基本持平,可见环保汽车在日本的风行程度。

  在燃油税征收的可行性上,国内基本上没有异议,难就难在其征收额度上。几大品牌的高档车相继国产,带给国内企业又一次技术学习的机会,对解决就业和提高政府税收也有相当大的好处;另一方面,政策也要相应地照顾一下高档车合资企业,不能在税收上卡得太死。在宣传上,要鼓励、支持小排量车,但在实际操作中,也要给高档车企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。再者,政府公务用车对高档车的需求也不小,虽然道路拥堵状况日益严重,但在越来越多的小型车上路的同时,高档车也在以一个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。

  早在1997年,当时颁布的《公路法》就提出以“燃油附加费来代替养路费”,这以后,燃油税改革年年成为热点,却迟迟不能出台。从鼓励私人用车消费,倡导小排量车的角度上讲,2002年汽车市场“井喷”的时候,燃油税政策就应该出台了。

  2002年,汽车界的流行词汇是“经济型轿车”,当时上海通用的赛欧卖得很火,紧接着上海大众推出了Polo、南京菲亚特推出了派力奥,奇瑞和吉利也迅速跟上,推出了各自的经济型轿车。这些轿车的价位基本在十几万元,与现在的中级车价格相当;另一个方面,以奥迪为首的几款高档车也在这一年大卖,而价格比经济型轿车更便宜、更省油的微型车,其销售状况却不温不火。

  这种现象应该不难理解,当时能买得起经济型轿车的人,现在还不能被归类于“工薪阶层”,他们算是“井喷”时期的第一批购车族。从2002年到2003年,这些人基本上已经把市场消化得差不多了。到了去年,购车群体发生了很大转变,中级车迫不得已开始降价,微型车终于大卖。有人称,这才是汽车真正进入家庭的标志。而高档车的销量,几年来一直保持稳步增长,除了高档车品牌日渐增多,竞争日趋激烈的原因之外,政策保护也是这个群体不断膨胀的主要原因。

  可以想见,如果燃油税能够在2002年开征的话,小排量车就能够早火几年。从单车油耗来看,我国远远高于日本,每辆车平均每年消耗汽油高达2.28吨,而日本只有1.1吨。现在看来,以前各地对小排量车的歧视性政策,其实是保护了公务用车群体和一些富豪,对轿车进入家庭没有丝毫促进作用,而交通拥堵、环境恶化、油品紧缺,从某种程度上来讲,也是这些歧视性政策得以施行的结果。

  如果本次燃油税政策的实行仍然以“油价居高不下”为理由,说明有关部门还没有看到中国车市的症结所在。燃油税的科学性在于,将以前从购置阶段征税改为使用阶段征税,能够促进小排量车的使用。有人认为,在一定程度上,燃油税将使乘用车私人消费受到能源政策的遏制。但这种遏制无疑是良性的,最多是让那些打算买第二辆车的人推迟购买计划;而对首次购车者来讲,他们将更理性地分析其用车成本,选择适合自己的小排量轿车,而不会贪大求全。

  实际上,比较理智的征收方案是借鉴日本的燃油税率。已经有人提出,燃油税起征比例为30%,分阶段逐步提高至120%,对混合动力车减免税或进行购买补偿。我国也将下力度打击公车私用的现象,给老百姓一个更公正的用车环境。

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版权所有; 备案号:京ICP备05046961
Email:hyxxb@caam.org.cn chenshihua@caam.org.cn
电话:010-68594196,68595379,68595015,68595235